在藏历新年中感受冬日暖阳

在看得见你的地方,我的眼和你在一起。
在看不见你的地方,我的心和你在一起。

有些地方就象一块磁铁,对人具有天生的吸引力。

那里的蓝天更高远,那里的阳光更炙热,那里的狂风更呼啸;
那里的雪山更雄伟,那里的湖泊更宁静,那里的河流更湍急;
那里的笑容更灿烂,那里的信仰更虔诚,那里的心跳更激烈;

那是一块高旷峻奇的土地
那是可供灵魂歇脚的地方
那是无数颗疲惫的心想要抵达的心的归属之地
那就是青藏高原

——卓玛

Tibet01

幸运出逃:

2008年春节前夕,当长江流域遭遇80年一遇的寒流,当交通阻隔了几十万人回家过年的脚步,当家人的担忧和朋友的关心还在耳边,我毅然按原计划起程了。28日清晨,当我到达广州白云机场时,从未感受到如此庞大的人流,脱口而出,机场成火车站了!广播里不时传出航班延误的信息,不过幸运的是,飞成都的航班正常。下午从成都转机拉萨航班也正常,下午四点,当拉萨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身上,我终于意识到,成功逃离。

关于拉萨:

拉萨是一个充满神秘、孕育圣洁的地方,她拥有一种只能意会、不能言传的魅力。在拉萨时间呆得越久,你就会越爱这座城市,而且这种爱会让你魂牵梦萦······

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。早在公元七世纪,藏族大英雄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完成了对雪域高原的统一后,在拉萨市建都。拉萨这块宝地聚集了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色拉寺、哲蚌寺、罗布林卡、八角街等等,这些反映藏族人民文化、历史、宗教、艺术、建筑最高造诣的瑰宝,如同高原明珠一般散发着圣洁的光芒,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。

拉萨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“圣洁的地方”、“圣地”。无论你行走在臧区的任何一个地芳,你都能见到一些虔诚的臧民磕着等身长头,五体投地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。他们跋山涉水、不远千里、不辞千辛万苦的就是要到藏民心中的“圣城”——拉萨进行朝拜,哪怕一生中只来一次!每当我见到这些衣裳褴褛、额头磕出厚茧、甚至有些需要施舍的虔诚的藏民们,我都会被他们的诚心所深深感动。

关于布达拉宫:

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标志,是不可多得的反映藏族人民历史、宗教、文化、建筑、艺术的稀世之宝,现已被联合国列为“世界文化遗产”。无论站在拉萨城的任何一个角度,任何一处地方,你总能看到屹立在红山上雄伟的布达拉宫的身影,它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地理图标。

布达拉宫,代表了藏族人的精华。它具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尊严,这种尊严与其周围粗犷朴实的大地完美地融为一体,它仿佛并不是人建的,而是长在那里,谁也没有力量能摧毁它,他无言地表达:“我在这里已经几百年了,我将会永远呆在这里。”

布达拉宫的美,不仅表现在富有灵感的简洁的线条上,而且还表现在许多最细微之处的精湛工艺上。

布达拉宫的美,是因为它具有一种超凡的特质。这种特质不是来自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的灵感,也不是从祖上那里继承下来的,更不是由于它是无数宗教信徒瞻仰的中心。布达拉宫本身固有的一种神圣的特质是不容置疑的。

关于大昭寺:

如果说拉萨是藏族人民的“圣城”的话,那么大昭寺就是藏区人民精神的中心。大昭寺,显然是拉萨人生活的中心,在西藏,去得地方越多,就越会觉得大昭寺才是西藏最精彩的缩影,这里有西藏一切最淳朴和最繁杂的故事,有着西藏最精粹的文化和最现代的文明的冲突。如果要了解藏族的话,最好从大昭寺开始,如果要离开西藏的话,最好也以大昭寺为结束。

关于寺院:

在拉萨,宗教总是第一位的,而喇嘛就是通往神佛的唯一桥梁。因而寺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如今拉萨已有强大的军力,作为喇嘛大本营的寺院,力量已经有所削弱了,尽管如此,寺院的力量依然是难以估量的强大。

在拉萨,坐落着以西藏的三大支柱而闻名天下的三大寺院:哲蚌寺、色拉寺和甘丹寺。

哲蚌寺: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之一,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,位于拉萨西郊的根培乌山上,海拔3800米,沿山而建,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,寺内有七个僧院。每年的雪顿节哲蚌寺都会举行晒佛仪式,在山坡上展示一幅巨型佛像唐卡,引来大批信徒前去祷福,场面十分壮观。

色拉寺:色拉寺作为拉萨的三大寺庙之一,这里的辩经活动很有特色,出周五外,每天下午三点都有辩经课,辩经场的大树上,有一张课程表样的单子,标有每天辩经的班次,但都是藏文,看不懂。我去过两次,辩经时可以随意观看,也可拍摄,但最好以不打搅喇嘛辩经为前提,不要离得太近,也不要随意讲话影响到他们。喇嘛们在辩经时丰富的神情和辩经的动作和手势都十分精彩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