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,停在你的嘴边(新疆行记之三•2012•北疆•秋韵)

一:我们的行程:(9月14-25日)

14号D1:抵达乌鲁木齐集合;
15号D2:乌鲁木齐——乌尔禾魔鬼城——乌尔禾 ;
16号D3:乌尔禾——185团——白沙湖——185兵团;
17号D4:185兵团——白哈巴;
18号D5:白哈巴——喀纳斯;
19号D6:喀纳斯——嘉登屿徒步——禾木 ;
20号D7:禾木——五彩滩——布尔津;
21号D8:布尔津——富蕴——可可托海——神钟山 ;
22号D9:可可托镇——五彩湾——火烧山;
23号D10:火烧山——木垒——胡杨林——木垒 ;
24号D11:木垒——乌鲁木齐 ;
25号D12:返程;

二、行程建议:

1、喀纳斯是此行的精华,五星推荐,喀纳斯可以住两晚,月亮湾和卧龙湾傍晚和清晨都可以慢慢拍;晨雾千万不能错过;
2、贾登峪到禾木段很多人选择骑马,建议徒步,骑马拍照不方便,如果体力和时间不允许,建议贾登峪到半路客栈半段徒步,半路客栈到禾木段也许因为视觉疲劳的缘故,风景不如前半段,可以选择骑马或坐摩托车。
3、白哈巴村不大,但人不算多,建议住一晚
4、禾木跟想象的不一样,人多车多客栈多不够清静,旅行社集散地
5、魔鬼城、哈巴河、五彩滩可以视具体行程和时间来定,去与不去都可取舍
6、可可托海可以不进去,外面看看就可以了。
7、胡杨林这个季节没有黄,且距木垒县城180公里左右,门票也不便宜,如果不是十月中旬胡杨不黄的时节,去了也白去,没有任何意义。

三:门票:

白沙湖:门票10元+卫生维护费20元=30元
魔鬼城:门票46元、区间车46元(可以不坐,建议徒步)=92元
白哈巴:门票60元+区间车62元+古村维护费20元=142元
喀纳斯:门票150元+区间车80元=230元
观鱼亭:门票30元+区间车30元=60元
禾木:门票60元+区间车100元+古村维护费20元=180元
五彩滩:门票50元
可可托海:门票49元+区间车49元=98元
胡杨林门票:70元

合计:952元

四、北疆住宿情况:(仅供参照)

9月中到10月中这一期间,住宿和饮食都很贵
1、乌尔禾汽车站宾馆:普间:200
2、185兵团标间:100 (推荐)
3、白哈巴床位:100
4、喀纳斯木屋床位:150
5、禾木木屋床位:150
6、布尔津小白鹿标间:240(推荐)
7、可可托镇农家院床位:60
8、火烧山标间:200
9、木垒标间:120

合计:1320元

五、饮食情况(价格仅供参照)

北疆饮食以拌面和羊肉为主,
喀纳斯早餐30元一位,素菜38,荤菜48,拌面20
禾木素菜48,荤菜68左右
禾木牛肉拉面25
布尔津的烤狗鱼不要错过,大小不一价格不一,30-100不等。烤鱼和烤肉都比素菜便宜,素菜38一份
可可托镇抓饭20一份,大盘鸡100
路上小店会有骨头汤,25一份,拌面15一份
49丸子汤店的丸子汤17元一份配油塔子

小结:总体花费5000元

北疆包越野车600元一天(净车价),门票住宿和餐饮都很贵,,可以说价格高但标准不高,但只要是选择这个季节去的话,价格都是不会低的,旅行社居多,很多地方连床位都很紧张,要就不去,要去就趁早去,而且去了就不要心痛银子,因为当地人一年就做几个月的生意,一到旺季自然全方面暴涨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
六、其它注意事项:

1、北疆气候干燥,多喝水,做好防晒
2、木屋的保暖性不是很好,早晚温差大气温低,可以带睡袋
3、抓绒和冲锋衣都可以带,羽绒也用得上
4、肠胃不适的情况较多,带好备用药
5、很多观景台拍照要占位置的,体力和脾气不好的就不要和人家去挤,特别是在白哈巴和禾木拍晨雾时,单反的挤不过带脚架的,卡片的挤不过单反的,手机挤不过卡片机,年轻人挤不过年长的,空手晃荡的就等着被喝斥吧。总之是武器越大挤的力量就越大。
通常我们是拍几张就赶紧换地方,没那功夫去磨叽。

七、司机推荐:
六月去伊犁时就是蒋师傅的车,这次也是找他,蒋师傅人品好经验丰富,待我们象亲人一般,每天晨起催我们拍晨雾,不拍完日落不归,任劳任怨热心肠,是我遇到的最有职业道德和最有责任心的司机。蒋师傅电话:13579438758。

行程图

xinjiang_2012_101 xinjiang_2012_102

人物介绍:(下图左起依次:船、木瓜丫丫、卓玛、十八楼C座)

xinjiang_2012_103

船:已在新疆行记之二介绍过,在此略。

木瓜:来自深圳的东北妞,资深旅友。两年前辞职开始周游列国,前半年在家休养,结果还是没修养好,到达白哈巴的第二天肠胃就开始不适,最后在布尔津的小诊所打了两次点滴后才得以恢复元气。木瓜传承了东北人的特点:能说。她的嘴象行驶中的车轱辘,难得停歇,肠胃不适的那几天少说的那些话,后来几天奋起直追,很快就迎头赶上了。我很佩服语言能力强的人,自愧不如的同时只能在夜里说说梦话,权当是笨鸟先飞了。

卓玛:本人,已在新疆行之一和之二中介绍过,在此略。

十八楼C座:来自广州的土著男,资深摄友。队里最勤奋的摄者,每天起得比鸡还早,睡得比还晚,早期是为了拍银河,拍完银河拍日出拍晨雾,晚上睡得晚是因为要拍星轨。我很同情他的脖子,因为上面永远要承受他的两部相机,分别配有一个超广角和长焦镜头,加起来的重量相当于一大桶5升油的重量。十八楼干活多却吃得少,一是因为肠胃不太好,而是因为不吃辣的,离开广州几乎很难遇到他爱吃的食物,哈密瓜绝对是一个例外,临回广州还提了一箱回去。我问十八楼这个名字的由来,他说是香港某电台的一档栏目名。就凭着一桶油和他起早贪黑地拍,我相信他的片子绝对会艳惊四座,尽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过十八楼拍的任何一张照片,但我愿意期待,我也愿意用我的砖引来他的玉。

发表评论